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两会专版:守护绿水青山,追梦崭新时代

2021-12-30 11:47 来源:区办公室 点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两会专版     

守护绿水青山,追梦崭新时代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2021工作回眸及2022年工作展望

 

      2021年的时光注定留下许多辉煌的印记。

我们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之际,勾勒出“十四五”规划新蓝图,用一个世纪坚守的初心,开启新时代的梦想。

这一年,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认真贯彻“三高四新”战略,深入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打造文旅融合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区、休闲康养新高地的目标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一年,桃花源厚植美丽经济生态本底,将“绿水青山”招牌擦拭得熠熠生辉,将最美颜值变成了富民产值,让美丽风景变成了群众的幸福光景。

 

怀揣梦想与期许,新的一年里,桃花源将着力打造以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为代表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以民生改善为核心促进社会和谐,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凝聚清风正气,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启乡村振兴发展新征程。

 

回眸2021

品牌创建,文旅事业有为有位

十里桃花,百里芬芳。3月25日2021年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2000架无人机在天幕中展开一幅动态的世外桃源仙境画卷,重现了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千机表演”引爆桃花源,当日观看人数近10万人。

结合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庆日,桃花源精心策划了“国风跨年、喜迎新春”“桃花源里过大年”“湘约桃花源·回味旧时光”等主题活动10余次,各类民俗体验和文化演艺项目深受广大游客欢迎和喜爱。

3月18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与湖南广电集团深度合作,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在五星级旅游景点白鳞洲村顺利拍摄,节目播出市场占有率达12.83%,连续14期收视夺冠。随后,与湖南卫视联合举办的“2021年湖南卫视春夏迎新大会暨桃花源推介会”,邀请国内外近500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加,助推桃花源人气一路高涨,入围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

 围绕桃花源文旅融合主题,先后举办“桃花源里好生活”“桃花源文旅融合发展论坛”等文化交流研讨活动,为桃花源文旅融合建言献策;引进湖南电广传媒、芒果文旅、狼王文化等文创企业,全力打造“桃花源”文旅IP、“桃花源”商标,开发了4大类150款系列文创产品,颇受游客青睐和一致好评;桃花源旅游文创产业园、桃花源文创故事馆、长江流域农耕博物馆等一大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

2021年,桃花源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深挖文化价值内涵,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高品质的品牌创建,推动了景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8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

 

项目支撑,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先后2次召开白鳞洲旅游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项目设计方案把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等现代旅游元素结合,有意将白鳞洲打造成蕴含耕读文化新内涵、乡村振兴新标杆的“世外桃源”。

在2021年桃花源文化旅游节上,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分别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常德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市农发行建立了3年60亿元信贷资金池,支持桃花源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大力向上争资争项,目前,全区已有23个项目纳入省市专项规划项目库,累计争取资金近亿元。

 

成立区属国有企业湖南桃花源全域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一个产业项目一个区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跟进的“保姆式”服务机制,全力推进农耕文化博物馆、双创中心等12个重点产业项目。目前,五柳小镇特色消费街区、桃花源文创故事馆、擂茶车间、花溪谷特色主题民宿等项目即将正式对外开放;秦溪水资源保护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投资6亿元的故渊湖主题度假酒店已经正式启动,投资5亿元的泽云云舍风俗文化村即将营业

2021年,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以项目为支撑,修订完善了《产业扶持试行办法》《扶持产业发展十条》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衣(汉服及饰品)、食(农副产品和健康副食品)、居(文创类生活用品)、酒(果酒、米酒、白酒)、茶(擂茶、茶叶)五大特色产业链,加快产业发展。开发了桃花源酱板鸭、桃花源心灵小酒等系列产品,打响了千年非遗、茶餐一体的“桃花源擂茶”品牌,让零散的擂茶经营走向规模化、市场化。

聚力三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以绿水青山为依托,整合田园风光、人文资源、现代农业,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今年以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9000多万元;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融合发展,推出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研学、季节采摘等一系列农业休闲旅游活动,乡村休闲农业产值突破5000万元,白鳞洲村荣获“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十年禁捕”是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以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履责,积极配合、整体联动,实施全天候常态化巡查,组织多部门开展大型联合执法行动,实施水、陆路巡查,清查收缴禁捕水域内“三无”船舶、取缔水生野生动物市场。投入80多万元,启动智慧渔政建设;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有力保障了全区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性发展。

2021年,桃花源厚植美丽经济生态本底,走农文旅绿色发展之路。6月9日,被全国乡村文化产业联盟授予全国首个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基地”;10月12日,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湖湘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两山”转化的成功典型。 

 

泽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水绿河清两岸美,秦溪一梦已千年。全长37.5km的水溪河是沅水流域的一级支流,经河道疏浚、岸坡治理和景观带打造后,将8公里最美河段呈现在桃花源的浪漫景观里。6月3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授予桃花源水溪河湖南“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伍彩霞荣获“省优秀河长”称号

2021年,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全面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年目标任务,落实医保参保补助,参保率达99.7%;新增1个省级断面考核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沅江两侧的保护设施进行了修缮。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值班制度,全力开展防汛抗疫等工作,大力开展“强执法、防事故”等系列执法行动,今年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获评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单位”。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净化辖区治安环境,突出社会治理,针对农民工讨薪、规划区内农民建房、落实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等民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消化了一批信访积案,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获评“无上访村(社区)优秀区县”,桃花源景区荣获“平安景区”称号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新增市场主体100家,其中企业新增24家,个体新增76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雪亮工程”,对学校食堂、农贸市场等地实行全天候视频监管;强化食品经营主体规范经营行为,开展“食品经营环节年关守护”“餐饮质量提升”等专项整治抽查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展望2022

目标任务: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全区年游客接待人数增长20%以上。

旅游主业

紧扣文旅融合的时代命题,持续推进“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开发一批具有浓郁桃花源特色文创、非遗产品;开发网红打卡游、沉浸式体验型等文旅消费新业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整合桃花源古镇、五柳小镇等资源,打造一批消费集聚区和特色商业街区。持续推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创建;继续举办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大力推进“五一”行动,即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篇美文、一个基地、一系列短视频,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桃花源品牌影响力。完善景区及周边的软硬件设施、旅游安全设施;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建立智慧交通指挥系统,支持游客立体化流动和便捷化出行,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

   产业项目

   围绕产业链、政策导向、投资主体等,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

   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推动“以商招商”,争取在招大培强上实现突破。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引进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做好桃花源旅游文创产业园、生态康养产业集群等项目策划。完善项目服务机制,整合力量积极对接文化旅游、文创开发、休闲康养等产业项目,加大故渊湖主题度假酒店、长江流域农耕博物馆、花卉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力争桃花源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康养等项目尽早落地。围绕旅游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经济

以乡村旅游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力争三年内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农民年收入增长10%以上

以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为引领,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衣、食、居、酒、茶五大特色产业链,发展一批小、精、尖特色农业产业,鼓励谢老头、燕老三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业延伸,打造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区。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十大农业特色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桃花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充分利用桃花源品牌为农副产品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汤家山村“一带三园”、白鳞洲村蘑菇屋、黄土坡村悟廉园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民宿体验、季节采摘等,加速实现传统农耕经济向现代农旅融合转型。

民生福祉

推进景区带动镇区、农区三区共建,实现发展红利共享。

完善城镇功能和配套服务,深入抓好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公安技术用房、消防站项目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全区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五保、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面提标;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按照“三甲”标准加快桃花源中心医院搬迁项目建设,强化综合诊疗和景区应急救护能力。持续推进平安创建、扫黑除恶、无访建设、基层治理改革等,保障社会大局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