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改革”

2014-03-06 08:03 来源:新华网 点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报告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

  这份报告还提出了8个“新词”,涉及领域广泛。此外还大篇幅提及民生问题,被众网友评为最亲民、最接地气的报告。

  77次“改革”

  打开报告,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这份报告中,“改革”一共出现了77次之多,成为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许多人大代表都表示,77次“改革”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向东司长称,这体现出本届政府勇于改革、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一种理念。改革是报告通篇最大的一个亮点,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先总结了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这也是当头炮。

  另据了解,朱镕基工作报告中共提及“改革”62次,温家宝工作报告共提及“改革”56次。

  4个“首次”

  首次明确经济带定位

  报告提出优先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梯度发展,这也是首次明确区域经济带定位,要求梯度发展、形成新的经济支撑带。同时,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三大主要经济带形成。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表示,预计首都经济圈规划上半年将出台,成为政策落地最快的区域。

  首次提出“蓝色国土”

  报告首次提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

  管清友认为,从国防安全角度看,这有利于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继续推进防空识别区,变被动为主动,从经济角度看,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环保角度看,有利于严控海洋污染。

  首次表示向污染宣战

  报告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并表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管清友表示,报告提出了压缩煤炭、节能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加快产能淘汰、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等多种渠道,以全方位控制雾霾,并强调水和土壤的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预计《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将会尽快出台。

  首次写入互联网金融

  政府首次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认为,互联网金融算是市场的“试金石”,政府营造了一个鼓励创新和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当前经济转型的一剂“妙方”。 8大“新词

  全民阅读

  语境: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肖伟认为,提出全民阅读这个概念,反映了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

  阳光财政

  语境: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戴仲川认为,阳光财政有利于防治腐败,确保国家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精准扶贫

  语境: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王

  光国认为,扶贫要到村到户,这才扶到了点子上,因为每个村、每一户的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

  权力清单

  语境: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

  解词: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认为,权力清单制度既“限权”又“现权”,释放出规范信号。

  互联网金融

  语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李礼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新的金融生态,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形成“鲶鱼效应”,促进传统金融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黑名单制度

  语境: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解词: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认为,此举可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惩戒,倒逼企业讲诚信。

  中国式办法

  语境: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

  闫希军认为,医改在世界上没有统一“范本”。期待下一步继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百姓“病有所医”。

  舌尖上的安全

  语境:用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解词: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认为,新表述,很质朴、很接地气。“三个最严”预示着下一步将重典治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