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变成财富

2015-06-04 06:3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麟 点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记者刚踏入山青水碧的常德,就被丁克刚的提问“考”住了。

“你晓得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的是哪里吗?”丁克刚是常德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说到这个话题,他不无得意,“说的就是我们常德,山是指太阳山,水指沅水和柳叶湖。”

作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入选城市的常德,西邻张家界、东靠洞庭湖、北依壶瓶山,沅澧两水横贯而过。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生态发展中“南攻桃花源、北战壶瓶山、中取柳叶湖”的思路,发动群众投身“美丽经济”,引导工商资本、城市资本投入“美丽经济”,去年新增造林面积28.7万亩,新增绿色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20家、绿色合作社760家;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5.2%,比上年提升10.8个百分点。石门县纳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桃源县成为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汉寿、安乡、澧县成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试点县。今年,投资50亿元的桃花源古镇,以及世外桃源、柳叶湖、江河湖连通、常德智慧谷、白马湖商业商务中心等一批生态项目全面开工。

在打造“美丽经济”过程中,常德独具特色地做活了“绿水”文章。常德全市共有河湖面积78万亩,年均降雨量超过1360毫米。早在2004年,常德市就开始实施清水、亲水、活水、富水的城市建设举措,扎实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建设,在河流、湖泊、水库、公共水域全面禁止投肥养殖,在沿河、沿湖区域全面开展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在农村“五小”水利建设中全面推行生态护坡,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去年,全市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0亿元,是建市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267处,沅澧两水水质保持Ⅲ类以上标准。常德还是国内最早认可“海绵城市”理念并开展实践活动的城市,今年3月,常德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未来3年,该市将在近4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加速建设生态常德。

如今,建设生态常德、发展“美丽经济”已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路改、水改、棚改、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等“三改四化”让小街小巷互通互连,大小河街重现,让城市有了看得见美丽、记得住乡愁的品质;“百村示范、千村创建、村村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常德农村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活更有机了;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已经开门迎客;白马湖万达广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全长2300多米的沅水过江隧道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城区穿紫河、柳叶湖连通工程今年竣工,东方莱茵河美景在常德城区呼之欲出。

在柳叶湖,该市侧重以更现代更浪漫的方式建设集生态休闲、水上游乐于一体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的“常德欢乐水世界”以“生态、文化、欢乐”为宗旨,前沿的创新理念、罕见的超大规模、一流的生态特色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独具地域特色又兼有国际游乐风尚的水主题岛上乐园。

如今,绿绿的山、清清的水,养眼、养身、养神、养心的“美丽经济”在常德如火如荼——“秦溪古镇、田园牧歌、自然山水、文化灵魂”的形象呼之欲出;湖南屋脊壶瓶山夏季漂流水道疏浚整妆;有“天上街市”之美誉的东山峰生态小镇绿幕开启……去年,常德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而以“玩水看山”为主的旅游综合收入增长了26.22%。今年以来,进入常德“玩水看山”的人数达到1276.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一季度完成旅游综合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常德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17年,常德将构建起“2+3+X”旅游品牌体系,即:城市分别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两大品牌;实现“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公园”3大目标;年接待总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12%,“美丽经济”将成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中的常德市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