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碧水——七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山水是湖南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湖南最大的资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描绘的美景,承载着湖南人对诗意自然的亲近与追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建设美丽中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高度关注、期望殷切。2013年11月在湘考察期间,就指示湖南“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今年4月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又叮嘱湖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关于湖南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这些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省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扎实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及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但也应该看到,湖南作为农业大省、有色金属之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偏重,粗放式发展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不均衡,污染“上山下乡”“垃圾围城”现象不少;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有的地方污染防治不力,甚至还在搞“黑色增长”,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历史累积、发展阶段等客观原因,但根子还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得不够、悟得不透,新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树得不够牢、践行得不够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结”不解开,发展的局面就难以打开。“守护好一江碧水”,首要前提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级各部门都应从中学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悟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定力,践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襟、境界和担当来,从根本上扭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的具体抓手。 从实践来讲,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综合施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湖南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一湖四水”联通长江、辐射全省,全省96%的区域都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必须扭住保护和治理“一湖四水”这个重点,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及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推进四水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长株潭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解决好工业污染、燃煤、扬尘、机动车等问题。按照“新账不能欠、老账逐年还”的要求,坚持严格耕地保护与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两手抓”,真正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通过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把固体废物“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探索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式,打赢净土保卫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乡村,是扮靓美丽湖南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我省农村污染仍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群众对垃圾围村、黑臭水体等问题反映强烈。要以《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养殖行业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人民群众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绿色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美丽湖南,必须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全过程、各方面。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冲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定力,退出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是一个化茧成蝶、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为高质量发展清理好、打扫好战场的过程。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稳扎稳打,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够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真正守护好一江碧水。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