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们说 | 湖南常德: 渔父村“淘金记”
8月25日,一夜大雨,广袤大地久旱逢得甘露。站在横冲水库旁的斗坡上,许传贵眼中饱含着希望。
许传贵饱含希望地望着合作社的基地。杨晟 摄
“左边山上养的5000多只绿壳蛋鸡,右边水库里流转了100亩鱼塘,不远处的山上是200多头生猪。”许传贵既是常德市桃花源管理区桃仙岭街道办事处渔父村的支部书记,又是常德市狮象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挥着手,介绍着村里的这些“宝贝”们。
2年多前,许传贵还没到渔父村做支书,村里没有合作社,村支两委靠政府转移支付维持,村民则靠外出务工过活,抛荒率达到80%以上。
全村一贫如洗,还有10多万元的外债。“这两年,还了快一半的债了,今年过完希望能够全部还完。”回到村部,许传贵向记者讲述起村里这段“淘金记”。
村民成了股民
2018年年初,许传贵合村后任渔父村支部书记,正赶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浪潮,经过清产核资后,全村有耕地面积2502亩,林地面积7466亩。“唤醒”了村里的沉睡资产,这一下,可让他来了劲。
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后,大家一致认为,村里的经济基础薄弱,大户少,经验差,抱团取暖办合作社是唯一出路。2018年,由村委带头,筹建成立常德市狮象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1780人全部成为股民。
放养在山林里的绿壳蛋鸡。李龙 摄
“我们是山区,还有水库,就种、养一些适合这里的油茶、果树、鸡、鱼啊,先搞点小产业,就业门槛低,对技术要求不强。”这一年,合作社流转了全村近一半的耕地、林地、水面,把希望播种了下去。
村民正在给放养的绿壳蛋鸡喂食。李龙 摄
流转费务工费分红,村里有了产业,经济就活了起来。许传贵介绍,目前,村里共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都到合作社里来做事。比如劳力好点的郑立初,50多岁在养殖区做事,自己家里还插了10亩地,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40多岁兜底贫困户许东林,是聋哑人还有糖尿病,今年也给他安排工作了,扯草、喂食,做点轻松的事。
红薯粉打响名声
“走,去我们的红薯粉厂看一看。”村部的旁边就是合作社的红薯粉,虽说这几天正在整修,许传贵也推荐我们去瞧瞧。
眼前一个100来坪的两层楼加工厂里,生产线、冷库、烘干应有尽有。小小的厂房里,年出粉近2万斤,红薯原材料也全是合作社自己种的。
许传贵说,桃花源管理区去年策划的“送客入村”的活动,把他们的红薯粉丝的名声也打了出去,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购买了红薯粉,反响都很好,回头客也很多,光卖红薯都卖了2万多元。下一步,就是把厂房完善好,早日拿到许可证,争取可以到超市上架销售。
融合的未来可期
走进村部的爱心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册子里密密麻麻写满了交换记录。
许传贵向记者展示爱心超市贴着积分的商品,村民可凭积分兑换。李龙 摄
爱心积分超市,是桃花源管理区的一个创举,各村都有,村民的庭院卫生被评为优秀,村民参与村级公益劳动、做好人好事,都可以获得积分,凭借积分,大家可以在“超市”里消费“购物”。合作社出品红薯粉、大米、茶油,成为村民们的换分“香饽饽”。
有基地、有产品,渔父村的一、二产业的框架基本搭好,接下来就要走第三产业了。渔父村有两个优势,一是临近桃花源景区有旅游优势,二是临近国道有区位优势,做采摘园、垂钓、农家乐的优势凸显。
“我们股东大会也同意了,建高效特色水果种植大棚,做采摘园,过两天区里还会帮我们请台湾的专家来做指导。”许传贵说,经过合作社几年的发展,股民们对它越来越有信心,一致同意自筹资金继续搞发展。
赚一点投一点,不做大的先把小的做牢。许传贵在做村干部之前,做过很多年个体户,他认为搞发展和做生意一样,必须一步步来,急不得。两年的时间,渔父村发展的步伐不算快,但意义深远,它重整了资源,留住了劳动力,更是带给村民们一个金色的未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