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脚泥 演活“桃花源”
□ 吴琼敏 本报记者 高慧
连日来,湖南常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以下简称“桃花源景区”)每晚都会准时上演山水实景演出《桃花源记》,当地360名村民本色出演,演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中的场景。
当地村民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带着两脚泥就成了《桃花源记》的演员。他们有的夫妻同行、母女牵手,有的是爷爷带着孙子,悠闲地唱着歌儿从家中出发,向秦溪河流剧场两岸会集。他们家里的竹筐、锄头和犁就是表演道具,自家饲养的鸡鸭鹅狗、猪牛马羊成了受到游客追捧的动物明星。
“啰……啰,啰啰……”年过花甲的文丕林在秦溪河畔赶着鸭群下水。这是文丕林在《桃花源记》中的演出,却也是他的日常。
家住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印家铺村李家坪的文丕林,身体硬朗,如今身兼数职——《桃花源记》演员以及桃花源景区的水系保洁员、鸭子饲养员,每月收入6000余元。以前守着几亩薄田,担负着一家4口生活的他,没想过自己能有现在的生活,说起来总是满脸洋溢着幸福。
2017年4月,《桃花源记》剧组进村招募演员,相中了文丕林和他养的鸭子,自此,文丕林开始了自己的演员之路。
与文丕林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仙岭街道白鳞洲村的“渔郎”彭民强。
“白鳞洲田土少,上洲每人只有几分地,以种菜为主,下洲人靠捕鱼为生。”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的彭民强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一只小船、一盏油灯、几个鸬鹚会成为《桃花源记》中掀起高潮的场面。
2017年春天,《桃花源记》剧组来到水溪码头,向彭民强表明来意,说要租用他的鸬鹚,请他出演《桃花源记》。这一年7月,彭民强将信将疑地带着鸬鹚到秦溪排练,几天时间心中的顾虑便褪去了,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我这个渔郎要变成演员了”。
《桃花源记》演出中的“捕鱼组”一共有20多人,像彭民强这样在秦溪中表演的有18人,大家或赶鸬鹚,或撒网,或拿鱼篓,其他人则在秦溪岸边捕鱼。
“表演,从来没搞过。但没有想到捕鱼被编入剧中,还能这么好玩、这么好看。同一片区域,每天固定的动作和场景,自己天天演就是演不够、演不厌。每当听到游客跟着我‘等得儿,吆呀吆呵嗨!’唱起《捕鱼歌》,我就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有自豪感。”彭民强说,以前起早贪黑捕鱼卖鱼收入有限,现在做演员,一晚就能有150元的收入,比捕鱼收入高,还没有捕鱼辛苦。
除了精彩的演出,看过《桃花源记》演出的游客,都会对剧中桃花小妹捧上的香飘飘的擂茶念念不忘。
桃花小妹的扮演者黄美华是桃花源古镇百年老字号谢老头擂茶店的老板。“2017年8月,《桃花源记》正式上演,我花298元买了一张票看了一场,感觉很好。”说起自己的演员身份,黄美华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2018年春,黄美华到山水盛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毛遂自荐,签下了擂茶供应商的合同,也当上了演员。她说,现在她能演好村庄场景擂茶坊的擂茶姐姐、织布村姑和老陶妻,捕鱼场景船头渔姑,迎亲码头的哭嫁妈妈等好几个角色,被大家称之为“万能替补演员”。
“桃花源是家园,《桃花源记》就是我们桃花源人的生活。”黄美华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擂茶店几乎没有生意,好在《桃花源记》演出受欢迎,擂茶供应商和演员的双重角色,确保了每月4500元左右的收入。
《桃花源记》演出项目负责人张剑峰介绍,4月17日,《桃花源记》复演,人气持续火爆,今年截至9月中旬共演出298场,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国庆中秋假期,共演出25场,观演游客1.28万人次,门票收入272万元。复演至今5个半月时间,我们已为本地村民发放工资近700万元。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