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现象:贴签托名何其多
“溯源沅水”采访团在桃花源采访时,有一个热门话题,这就是近些年来,旅游热中出现的“桃花源热”: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常有桃花源现身,电影电视、诗词歌赋、网游动漫等,各种文学艺术以不同方式演绎桃花源。尤其是随着旅游开发热潮的兴起,一个又一个“桃花源”在“考证”和“打造”中相继问世。许多硬贴标签,托名桃花源的景点,说得神乎其神,有鼻有眼。有文章说,全国有30多个“桃花源”。其中,有10多个省市的“桃花源”在报刊电视和网上经常露面。有的一个省市、一个地市甚至一个县就有多个“桃花源”。据说还有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桃花源”,正在酝酿开发之中。
如此多的“桃花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地名相同。中国太大,人名地名相同的太多。尤其是像桃花源这么美这么好的名字,古人今人都想放在“身边”经常念着,取地名时自然容易用上它。二是为了赞誉某地某事某风景,来比喻、形容、象征。网上查一查,这样的例子很多。三是借桃花源之名,寄情抒怀,比如台湾桃花源就是。台湾人与大陆人同根同源,同样是读《桃花源记》长大的。由于社会政治因素和海峡阻隔,来常德实在不易。然而,陶渊明的理想王国长存心中,为寻找寄托,台湾桃花源的问世当可在情理之中。四是硬贴标签,刻意附会。大自然山水造化,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形似者绝非一二。出于某种目的,有心者便有了借题发挥的空间。有山有水有洞有桃花的,甚至还有山水、地名沾上“武陵”、“桃源”字样的,或把古汉语翻译再翻译,与桃花源沾上边,与陶渊明扯上关系的,都牵强附会,长篇大论演绎“正宗”的桃花源。
这并不奇怪。一个人,一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虚荣心,沾上名人典故,才显得人杰地灵。李白故里,李自成归隐地,都有多处争抢。争昭君墓的有10多个地方。一个出塞女子的墓地尚且如此走红,更何况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呢。所以,全国各地都托名争抢,抢人抢地抢风景的,都没有抢桃花源这么热闹。笔者以为,这种“热闹”非桃花源莫属。这就是旅游热中的“桃花源现象”。
其实,争抢桃花源这块金字招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件好事。这说明大家对桃花源都特别特别喜欢。各地借桃花源之名,拉大旗,聚人心,促旅游,促经济,促发展,为的是建设美好家园。若如此,但愿“神州处处桃花源”。不过,话得说回来。在远离陶渊明一千多年后,才心血来潮去附会,去造作,只会徒劳无益,必将成为后人笑柄。想为民做好事,谋幸福,谋发展,还是要真抓实干,没有必要硬贴桃花源标签。尤其个别地方,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出言不逊,损人利己,更是显得动机不纯了。
不过,在历朝历代,在游人心中,常德桃花源早已得到公认。
一是有相当吻合的社会历史背景,有与桃花源原型相当吻合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与桃花源记相当吻合相当关键的历史地名,如西汉初年设立并沿用数百年的武陵郡、隋朝三县合一的武陵县、宋代设立且千年不变的桃源县等,其它地方无可比拟,无法撼动。这方面的求证与论述很多,不再赘述。
二是为历代文献典籍一致首肯。稍晚于陶渊明的黄闵、伍安贫,系南朝武陵人,均著有《武陵记》,记载了捕鱼人黄道真发现桃花源一事。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云:“三十五洞桃源山,在朗州(今常德)武陵县”。狄中立《桃源观山界记》详细记载了桃花源东南西北四界及秦人洞、桃源洞的位置。当今权威工具书《辞海》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山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三是为历代官方重视和认可。自晋代建桃花观之后,唐代重建桃花观,并由官方确定山界范围,还免除附近30户人家的徭役税赋。宋朝廷更是对桃花源的开发修复达到鼎盛。太祖皇帝把桃花源所在地的沅江中下游地域专置桃源县,至今,桃源县仍是湖南少有的百万人口大县。之后,朗州官奉诏修建“五百仙人阁”,宋徽宗为此御笔钦赐“桃川万寿宫”匾额,设提点掌管。明清时期,官方修建了不少人文建筑,如方竹亭、遇仙桥、黄闻阁、集贤祠、问津亭、高举阁等。新中国成立后,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开启了桃花源景区景点建设的新纪元,修复和新建了一大批景点景观。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亲自视察桃花源。国务院还先后批准桃花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想,即使有人用真金白银硬贴桃花源的标签,也贴不上这最高规格的标志和荣耀。
四是作为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为历代游人和文人墨客所仰慕咏唱,并留下了大量文珍墨宝。共有《桃花源集》、《桃花源志》等著作45卷,韵文2000多首,碑刻108块,还有大量民间传说、散文、楹联、字画等。这是其他任何新开发的所谓“桃花源”所望尘莫及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